School Profile

当前位置: 首页 太阳官网 校长札记 正文
校长札记

校长札记(8)——大学教育到底给了学生什么?

2018-08-26

每当说起这个话题,我就想起三十多年前,我和我中学最好的朋友之间的一场讨论。那时刚刚恢复高考,但他已由知青回长钢当了工人。这是一家国营中央大企业,他每月可拿40元左右的工资。他给我算了一笔账:“大学生毕业每月也就50来元钱,我再去读四年,每年少拿500元,4年就2000元,而且读书每月还要开支20元左右。如果我不去读书,四年后我的工资也应涨到50元/月,这个损失多少年才会补回来?”我无言以对,他的账算得很具体、很真实。他成绩很好,尤其是理工课成绩比我强多了,他去参加高考一定考得上。但他仔细盘算之后觉得划不来,决定不考,他的父母也支持他。但毕业几年后,我和他的差距就出来了……。

现在也常常有他这个算法,甚至发表在报纸上。算法虽不一样,但都算得很具体、很真实,结论也很显然:读大学划不来。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相信了他们算的这个账,上了他们好心好意的当。但只要有人在我面前算读大学的经济账时,我就要给他讲这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。

读还是不读大学,是两条不同的人生之路,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,这个账,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?读大学当然也应该算经济账。但前提是无论如何也要读。你可以选择学校、地区不同,读书的成本也就可少许多。在美国,有三千美元的社区学院,五千美元的公立大学,也同样有五、六万美元的私立大学。中国也一样,几千人民币一年的公立大学很多,还有绿色通道,真的家庭困难,各种相应贷款和助学金完全可以帮你渡过难关,千万不要相信读书无用论者的话。这话古今中外,年年都有人说,但聪明人都知道: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——当然这里只是借用了一句老话。

德国存在主义教育家雅斯贝尔斯(K.Jaspers,1883-1969)认为教育对学生来讲,其作用有两方面:第一,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潜能;第二,教育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。(《什么是教育》雅斯贝尔斯著,郭进译,三联书店1991年版)

大学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?我把它归纳为四句话十八六个字:学了知识、长了见识、打了烙印、入了围城。

学了知识。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,恐怕鼓吹“知识无用论”者也要承认这一点。但他们的论点是,你教的这些知识和能力无用。“你看保安每月的工资都比大学毕业生高。”这是他们最常举的例子。

殊不知,这例子本身就证明读比不读好。保安工作十几年,工资前后差距不大。大学生刚毕业,就要想和别人一样?这本身一开始就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高人一等。先把大学生抬高,又把人家贬低,逻辑是混乱的嘛!再说,科学的比较方法是都工作五至十年后再比较大学生与保安的工资,那结果会如何?

大学生在大学里,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,而是在学知识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知识的能力。具体的知识可能过时,可能学非所用,但这种能力可以伴他终身,可以让他永远高人一筹。

长了见识。四年的大学生活让学生增长了见识、塑造了品格。从心智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。一群朝气蓬勃、激情飞扬的同辈青年,朝夕相处,并有明师引路,他们指点江山、激荡观念,这种心灵的冲突、智慧的照耀、品性的塑造是校园生活绝无仅有的。所以许许多多人,把大学四年生活形容成是: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,一生中最幸福的阶段。我的一位大学同学,一生见多识广,极为精彩、极为成功。他有一次动情地对我说的一句话,我一直铭记在心。他说:“如果上帝问我想再活一次的理由是什么的话,我要回答的是:我想再过一次大学生活!”

打了烙印。毛主席说:“在阶级社会,每个人都要打上阶级的烙印。”大学的这张本科或专科文凭,是重要的阶级的烙印。君不见,任何一家像样的企事业单位招收文职以上管理、技术干部都要求应聘者具有大专以上文凭。在应聘、提干、晋级、婚姻等人生任何重大问题上,文凭问题都不是小问题。

就像你在商场买东西,你只能从品牌或什么验证标志来判断商品的品质,因为你既无时间,也无精力,更无能力来对商品的品质一对一地做出鉴定和判断。有了文凭这个东西,就好像给商品贴上了品牌,打上了烙印,它说明了你的品质,证明了你的档次、能力等等东西。世界的大门为你打开了,供需双方只需很少的交易成本便可见面。你再也不是无名小卒,你是有身份、有标志、有来头的人了。

入了围城。或者叫“入了伙”了。首先在专业上你入了行、上了道了。你毕业于冶金专业,但你当然什么钢也炼不出来,但这个行业是欢迎你的,你已经入了行了。至于具体能力可以慢慢来。其次在社交网络上你“入了群”,你进入了一个强大的校友网络,成千上万名校友都是你的网友,你感觉到在这人海茫茫的大城市里你不再孤单,多少人与你心心相连!

总之,大学提升了你的人生,把你带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。至于在这个世界能混出多大个名堂来,只有靠你自己了!